生长曲线 (生物)

✍ dations ◷ 2023-06-10 21:54:02 #生长曲线 (生物)

生长曲线是一种数量随时间变化的经验模型(英语:Empirical modelling)。生长曲线在生物学中被广泛用于显示种群规模及生物量,个体身高及其生物量等数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在种群生态学和人口统计学中用于种群生长分析,或在生理学中分析个体生长。被测量的值可以作为时间的函数绘制在图表上。有关示例,请参见图1。

在这个示例中(图1,请参见乳糖操纵子 ),在8小时的细胞生长实验中测量了肉汤培养基内细菌的数量。观察到,细菌生长模式是两相的,是因为存在葡萄糖和乳糖两种不同的糖。细菌更喜欢消耗葡萄糖(阶段I),而仅在葡萄糖耗尽后才使用乳糖(阶段II)。通过对这种双相生长曲线的分子基础的分析,发现了控制基因表达的基本机制。

生长曲线分析在癌症研究的领域起着重要作用。在许多类型的癌症中发现, 肿瘤在化疗后缩小的速度与治疗前肿瘤的生长速度有关。快速成长的肿瘤的细胞 通常对传统抗癌药物对毒性作用更敏感。许多传统抗癌药物(例如5-氟尿嘧啶)会干扰DNA复制,并导致正在复制DNA和分裂的细胞死亡。暴露于此类抗癌药物下,快速生长的肿瘤具有更多活跃的分裂细胞,所以会有更多的细胞死亡。

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细胞生长速度减慢后发现了肿瘤。通过手术切除了大部分的癌细胞。剩余的癌细胞开始迅速增殖,于是开始癌症化疗。化疗杀死了许多肿瘤细胞,但最终一些对化疗药物具有抗性的癌细胞开始迅速生长。化学疗法就不再有用,只能停止。

身高明显低于正常身高生长曲线范围的儿童可能需要检测生长激素缺乏症,并通过激素注射治疗。

女性身高与年龄(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男性身高与年龄(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某些生物系统在某些时候,增长曲线会显示出指数增长时期。通常,由于一些有限制的资源(限制因子)耗尽,指数增长的时期只能持续有限的时间。

相关

  • 新陈代谢代谢(英语:Metabolism /məˈtæbəlɪzəm/,来自希腊语:μεταβολή / metabolē “改变”),亦称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维持生命的化学反应的集合。代谢是生物体维持生命的化学
  • 韦科惨案韦科惨案(英语:Waco siege),又称大卫教惨案,是一起对大卫教分支之一拥有的建筑物群进行的围攻事件。韦科惨案始于1993年2月28日,结束于04月19日,历时50天。最初,美国烟酒枪炮及爆裂
  • 理查德·霍夫曼理查德·霍夫曼(德语:Richard Hofmann,1906年2月8日-1983年5月5日),已故德国前足球运动员及主教练。他曾作为前锋代表德国国家足球队出场25次并射入24球,当中包括在德国首次客场对
  • 成长投资成长投资是投资策略的其中一种,成长投资者投资在有高度成长潜力的公司,即使股票已经有较高的P/E或P/B值,显示价格已经偏高。许多人会将成长投资与价值投资相比较。然而,成长投资
  • MS GothicMS Gothic(日语:MS ゴシック,中译为“微软哥特体”,但此字体并没有中文名称。)是无衬线体(又叫做黑体)的书体形式,以日文操作系统多见。哥特体(Gothic)指代的是在1150年起至17世纪在西欧
  • 萍河萍河,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中部,是大清河南支之一,古称平水、萍泉河、范水,因河中自然生长浮萍而得名。发源于定兴县西南贤寓镇南幸村,蜿蜒向东南流经固城镇久安庄村、北庄头
  • 肖糙果茶肖糙果茶(学名:)为山茶科山茶属的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广西、广东、江西等地,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 伯恩哈德·拜尔伯恩哈德·拜尔(德语:Bernhard Baier,1912年8月12日-2003年4月26日),德国男子水球运动员。他曾代表德国参加193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水球比赛,获得一枚银牌。他也参加了1935年学生运动会。
  • 四不死四不死(越南语:Tứ bất tử/.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TH-Khaai-TP0","TH-Khaai-TP2","TH-Khaai-PP0","TH-Khaai-PP2","TH-Sung-PP0","TH-Sung-PP2","TH-Sung-TP0","TH-Sung-TP2","TH-Sy-P0","
  • 三司 (财政)三司,指代度支司、盐铁转运司、户部司三部门,是唐代至宋代国家财政的主管部门。三司理财起源于唐代,三司衍生自唐代的户部;其中度支司最早分化,在唐天宝年间就已经独立,唐代后期更是成为财政的主导部门;而盐铁转运则是安史之乱以后第五琦、刘晏建立食盐专卖制度后的产物;户部司则起源于贞元年间的判户部;唐贞元二年(807年),上述部门最终成为相互独立的财政部门,同属于宰相下属。唐代的三司尚不是统一的理财机构,名义上归属宰相,实际上没有统一领导人,唐朝灭亡之后后梁甚至进一步分割部门职权,直到后唐孔谦出任租庸使,统领三司等